用第一性原理重構交易:100 個公開實盤後的心得
 🧩 用第一性原理重構交易:100 個公開實盤後的心得  ——從糧食買賣出發,看穩定獲利的底層邏輯  馬斯克說過:「不要用類比思考,要用第一性原理。」  意思是,把問題拆解到最基本的物理與邏輯元素,再從那裡重新推導出答案。  我後來也把這個想法,用在了交易上。  當我開到第 100 個實盤帳號後,我更加確認:  穩定獲利的本質,從來不是技術,而是結構。  這或許不是唯一的方法,  但可能是目前 唯一能被公開驗證、持續進行中的實驗。   🌊 如何打造 101 個穩定獲利的公開帳號?  看完,你也能開始打造自己的穩定交易邏輯。  我一開始只是想建立一套「穩定獲利」的方式。  但很快就發現一個問題——  網路上幾乎沒有任何公開、可驗證的長期實盤資料。  不管是所謂的交易大神,還是知名 KOL,  談邏輯、談理念的很多,  但能 連續展示一年以上實盤績效 的,幾乎沒有。  不是他們不行,而是「穩定」這件事太難被長期驗證。   🔍 從找不到資料開始,用第一性原理拆解  我最初只是想找「穩定獲利」的案例學習,  但網路上除了短期戰績、回測報表、偶爾的爆倉故事外,  幾乎沒有真實、可持續的紀錄。  所以我只能 自己動手拆解,用第一性原理重新出發。  既然沒有現成的模型,那我就反過來問自己:   如果真的存在穩定獲利的結構,它應該長什麼樣?   我開始去想:  在沒有 K 線的年代,  在還沒有電腦、沒有演算法交易的時代,  古人是怎麼靠買賣、下注、或商品交換來長期獲利的?   🚫 跳過傳統框架,重建屬於自己的邏輯  也因此,我刻意跳過了傳統的技術分析,  以及正規量化交易的框架。  不是否定它們,而是因為如果那些方法真能長期穩定,  理論上應該早就有大量實證與公開案例被留下。  不是沒有人做到,  而是 案例太少、能被長期追蹤的更少。  而我想做的,就是補上這一塊空白。  我不炫報酬、不賣課、不演神話。  我只公開「進行式」。  所有帳號都能在交易所即時查到。  我不想用事後最美的曲線講故事,  我想用真實的進行式證明:  穩定獲利可以被拆解,也可以被重建。   🥖 用「糧食買賣」的方式理解交易  假設你不是交易者,而是一個糧食商,  你要怎麼穩定賺錢?  如果你能回答這個問題,  你就能理解交易裡「穩定獲利」的底層邏輯。   ① 硬通貨:永遠有需求的商品  糧食不會突...